著书立说者让人作序,不外两个目的:一为中肯评价意义,二为提升名气人气。世明兄的散文集出版之际,他邀我作序。拜读了他的大作,既觉得受宠若惊,又觉得难以推辞。因为对我来说,为书籍专著作序实属首开先例,同时,尽管有“位卑未敢忘忧国”的情怀,但是从个人名气来说还尚未达到应有的高度。对世明兄的专著能否提高名气尚不可知,但是由于我身为赤峰企业文化协会会长,在扩大人气方面还是能够起到推崇作用的,所以就却之不恭的予以明言了。
世明人生的精彩总结
在人生的境界之中,有“三立”的说法,立身、立业、立言。
所谓立身,就是从呱呱坠地,不断成长,达到立于社会,能够独挡一面的从业就业。世明兄出身于素称草原帝国第一都,文化底蕴深厚的辽上京——巴林左旗的农民家庭。在这片深情的沃土上,祖辈躬耕垄亩,勤俭持家,维持正常生活之余,也注重增添书香之气,特别是世明兄的父母非常注重对子女的培养,无论家庭经济情况怎样拮据,也要让孩子们刻苦读书,供世明从小学一直读到中专毕业,尤其是父亲光荣参军,从武汉返回家乡务农。在这样一个家庭,培养了世明兄自强自立的性格。
所谓立业,就是凭个人的刻苦努力奋斗,谋业创业成就事业。世明兄从原昭乌达盟农牧业机械化学校毕业后,先后供职于巴林左旗农机校、巴林左旗审计局、巴林左旗旗委统战部。从一个普通教师成长为国家公务员,从普通干部成长为旗委统战部领导。从他的工作经历中我们可以看到,世明兄干一行爱一行悟一行,把自己的全部能力、智力、精力贡献给了党和人民的事业。
所谓立言,就是把自己的人生总结,凝聚为一种高层次的文化结晶——著书立说。人的一生,可以成为富翁,也可以成为达官,但是能为后世留下一笔可资传承的文化精神财富,成就者并不多见。世明兄在成功立身立业的过程中从不忘记提高自己的文化素质,结合工作,又攻读了北京农业工程大学、内蒙古党校,不断实现了文化水平的跃升。特别是坚持笔耕不辍,把自己人生所见所感所想所悟,把自己的家乡情、工作情、爱国情乃至亲情友情诉诸笔端,做了精彩总结,已在省级以上报刊等媒体发表诗歌、散文、时评、杂文、通讯、书法等作品百余篇,并且多次获奖。即将结集出版的《王世明散文集》就是他人生最好的立言,可以作为一种精神财富留给子孙后代,得以流芳久远。
文章题材的丰富多彩
《王世明散文集》收录了百余篇文章及书法作品。从体裁上看,大致可以分为评论类和文学类;从题材上看,作者分为“散文美篇、杂文诤言、沧桑感悟、游记抒怀、诗文雅赏”五个部分。阅读后给我的感觉是世明兄兼收并蓄,多才多艺。
“散文美篇”是作者收录文集中最多的部分。我们通常所说的散文,是文学性强,抒情性好的文章。世明兄的散文非常注重在生活美、家乡美方面说实情、唠实嗑。篇目较多,这里仅选点到为止的篇目。例如《我所喜欢的》,用自己的真情实感述说了“喜欢春姑娘如约而至,喜欢夏天那份绿色的热情,喜欢秋天的风景,喜欢冬日雪天的宁静,喜欢梦,喜欢看书,喜欢洒满月光的夜晚,喜欢杯中佳酿,喜欢恬淡而闲适的生活,喜欢投身大自然的怀抱享受山水情趣,喜欢与知音知己做心灵上的长谈和交流”等。这种对春夏秋冬、四季怡人的喜欢,对看书、做梦、饮酒、游玩、交友的喜欢,以感人至深的文学色彩令人读之引起同感。我想,世明兄所喜欢的也是我们大家都喜欢的。把散文能够写到引起思想共鸣的同喜同乐,就可以说是散文写作高手。
世明散文所描写的家乡情、生活情、爱国情乃至亲情友情在多篇文章中都有体现,其中最令我感动的是写母亲的那篇文章。母爱是人生最伟大的爱,世明兄十几岁时父亲就去世了,是母亲无微不至的精心培养,让他得以健康成长。又是母亲的大爱无疆让他能够顺利地奋斗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。作者对没有为母亲尽孝所抒发的沉痛怀念感人至深。人们常说,自古忠孝难两全,世明兄从走上工作岗位开始就一心一意的把全部精力投入到对党、对人民、对家乡事业的忠诚奉献上。他所付出的一切虽然在孝道上有所亏欠,但是他忠诚于党和人民的工作成绩,是可以告慰母亲的在天之灵的。
“杂文诤言”收录了13篇文章,字里行间表达了世明兄明辨是非的喜怒哀乐,辩证思维的人生哲理。例如大与小、高与低的思辨。用伟人毛泽东“大其心,容天下之物;虚其心,爱天下之善;平其心,论天下之事;潜其心,观天下之理;定其心,应天下之变”的名言,显示了世明兄胸怀祖国、放眼天下的博大胸襟,除此之外的一切小事在效国利民的情怀中都显得微不足道。“低调做人,高调做事”则从另一个角度显示了世明兄为人处世的一种原则。我与世明兄是校友,在与他相处的6年时间中,给我的深刻印象是,他虽然身居领导职位,但是平易近人,谦逊谨慎,非常平和,总是爱做与人为善的事。深藏文化底蕴、从不锋芒毕露的人才是真正的高人。
“沧桑感悟”收录了9篇文章,抒发了世明兄对家乡巴林左旗、对赤峰市从翻身解放站起来,改革开放富起来,走向复兴强起来的社会发展感悟;对社会乃至人与人之间的是非曲直、名利功过等现象的辩证思考,读来也会给人启发。
“游记抒怀”收录的11篇文章,记载了世明兄在工作期间和闲暇之际,考察家乡各地、走访中国名牌大学,出国访问澳洲和新西兰等地的历程。用他的真情实感和所思所想所悟,抒发了文化情怀。
“诗文雅赏”收录了世明兄3首诗。由此让人感到他热爱文化、涉猎广泛、文采飞扬的知识底蕴。
文以载道的泽被后世
《王世明散文集》的出版,是一件可喜可贺的好事,我在向他道喜之机,觉得还应该说几句阐释意义的话。
古语说的好,“遗子千金,不如遗子一经”。这句话的意思是说,人的一生留给子孙后代多少金钱财富,不如留下一笔堪称经典的文化财富。世明兄出版的这本个人专著,用不着以“经典”去评价,但是作为一本书的价值,可以从广义上的“经”去理解,这个“经”就是人生经事、经历、经验的总结,这种总结具有文以载道的重要意义。所谓“道”,通俗的说就是为人之道、处世之道、工作之道、交友之道。人间正道是沧桑,世明兄生平以来,始终在学习、工作、处世、为人、立身、立业、立言等方面恪守正道,执着追求,无论是当普通教师、一般干部,还是升迁到巴林左旗审计局办公室主任、巴林左旗工商联党委副书记、工商联副主席、统战部副部长兼任巴林左旗宗教事务局局长等领导岗位,都以良好的成绩受到人们的好评。他于临近退休的时刻推出一本书来,给予他共事的同志,给予他交好的朋友,特别是给子孙后代留下一笔精神财富。这种文化自觉、文化自信、文化自尊是难能可贵的。
世明兄的这本书,既有理性的思考,又有感性的认知,更有对真假善恶美丑等问题的评判,同行和后人们读之,会从中得到思想的润泽和人生的启迪。
世明兄的这本书,涉及到文化、经济、社会、文学、艺术、书法、诗词等各个方面,展示了他博学多才的文化素质。据我所知,他结合工作还写出了统战工作的广泛团结,政协委员的建言献策,农牧业生产发展的方针计策等政论文章,都是很有教益的。
世明兄即将退休,我相信他一定会以“老牛明知夕阳短,不用扬鞭自奋蹄”的精神,继续笔耕不辍,执着追求,推出更多更好的精品佳作来。
最后,特赋拙诗一首以表祝贺:
浩气萦怀鼓角鸣,契丹古韵壮新声。
福居宝地贤才立,志闯雄关峻岭登。
书卷香浓知世味,砚池水满蕴乡情。
文集付梓酬心愿,再展英姿赴锦程。
癸卯秋月于三越斋
作者张治国为民进会员,赤峰市政协委员,中国少数民族作家学会会员、中国散文学会会员、中华诗词学会会员、内蒙古作家协会会员、民进赤峰市委委员、赤峰市社科联常委、赤峰企业文化协会会长、赤峰兰亭书画院院长、赤峰卓越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。著有《追求卓越》《张治国书法》《与卓越同行》《商韵儒风》《治国视点》《治国说》等。